图片来源/新华社
(资料图片)
■中国经济时报记者王晶晶
水美则鱼肥,土沃则稻香。民营经济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营商环境的优化。今年以来,浙江、北京、河北、陕西等全国多地都将优化营商环境作为改善生产关系、提升生产力的重要举措来抓,多措并举,积极构建亲清政商关系,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一流营商环境。
浙江省人民政府特约研究员、浙商投资研究会会长周德文日前在接受中国经济时报记者采访时表示,当前,各地政府要提高对优化营商环境、发展民营经济重要性的认识,提振信心,变顺势为胜势,做到着眼更长远、政策更完善、抓手更有力,以营商环境之“优”促经济之“稳”、发展之“进”。
值得注意的是,虽然优化营商环境的政策不断出台,各项惠企纾困政策都在加快落实,政策效果开始显现,但中小微企业仍遭遇多重困境。
“目前,地方政府和国有大企业拖欠民营企业,尤其是民营中小企业账款的现象亟待解决,很多民营企业已因此陷入经营困境。”周德文表示,政府拖欠民企账款的现象时有发生,尤其是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的现实下,被拖欠的应收账款对企业的资金周转、经济效益、正常运行等带来了不利影响。
稳定、公平、透明、可预期的营商环境是企业所盼。据世界银行发布的报告显示,良好的营商治理环境使开办企业需要的时间减少10天,就会使投资率增长0.3个百分点,GDP的增长率增加0.36%。相反,差的营商环境必然影响到社会生产力。因此加快改善营商环境,努力激发民间投资活力显得尤为迫切。
在良好的营商环境下,企业家才能安心搞经营、放心办企业。而营商环境的改善,不能仅靠政府,社会各方都有责任。优化营商环境是系统工程,需要系统性思维和协同推进,企业也是营商环境的守护者。
周德文表示,好的营商环境要以良好的法治环境为基础。要把优化营商环境工作的重点放在完善的制度环节上,做到有法可依、有章可循。同时,要让市场在优化营商环境中唱主角。市场是战场,需要良好的市场规则和秩序。政府是合理市场规则的制定者,要了解市场的变化、了解企业的需求和诉求,最大限度地创造市场的活力,激发企业的动力和创造力。政策层通过综合施策,实现各类所有制企业在融资方面得到平等待遇,确保对民营企业的金融服务得到切实改善,融资规模稳步扩大,融资效率明显提升,融资成本逐步下降并稳定在合理水平,让民营企业特别是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的问题得到有效缓解,充分激发民营经济的活力和创造力。
周德文表示,对于中小民营企业,还需要有致力于促使金融机构积极主动向民企提供信贷支持的配套方案出台。
此外,政府须构建完备的考核机制。避免“新官不理旧账”的行为。他建议,建立完备的考核机制,将项目传承下去亦是政绩,还有助于诚信政府的打造。
本公众号版权归中国经济时报所有。如转载或引用本文内容须经许可,并注明转自中国经济时报。
总 监 制丨王辉王继承
监 制丨李丕光 王彧 刘卫民
主 编丨毛晶慧 编 辑丨蒋 帅
标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