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行业 > > 正文

同是悲喜人生:为何《人世间》暖心,《心居》《亲爱的小孩》扎心_天天精选

2023-06-26 07:00:27顶端新闻

之前一部叫《小舍得》的剧,扎了不少80、90后父母的心。


(资料图片仅供参考)

剧中“可怕的育儿KPI”不仅逼“疯”了田雨岚、颜子悠娘俩儿,也差点令观众“致郁”。

后来,网友把这部剧的主题立了个“概念”,叫“打鸡血式育儿”,简称“鸡娃”。

因为养“鸡娃”比996更可怕,很多观众看到半路弃剧:

“《小舍得》看得挺扎心的……累!”

事隔一年,比“鸡娃剧”更扎心的“生娃剧”来了——《亲爱的孩子》。

《亲爱的孩子》不仅令人焦虑,其“纪录片”似的镜头和情节设计,还令人“恐婚”“恐生”。

“这种剧看多了,结婚都难了,还谈啥一胎二胎三胎?”

“这个剧是恐怖片吧,好害怕、好恐怖。”

无独有偶,刚刚上映完的《心居》中,有关阶层分化的剧情,也令人“细思极恐”。

网友调侃:这剧直接改名叫“门第”算了!

实话实说,《小舍得》《亲爱的小孩》《心居》制作都算精良,但都因价值观跑偏而被观众弃剧,造成了“收视率可观、口碑不乐观、评分很悲观”的怪现象。

不久前,人民网更犀利点评:除了卖惨、赚眼泪,这些剧是否有更深层次的作用?

同是现实题材剧,为何《人世间》就大受好评,令观众感到温暖,而《亲爱的孩子》《心居》就令人焦虑、细思极恐?

《亲爱的孩子》《心居》中的10处“细思极恐”

回顾《心居》,有五个剧情设定令人“细思极恐”:

第一,外乡来上海打工的冯晓琴,虽嫁入顾家当儿媳,众人却默认她是保姆。如果不出来创业这辈子都难翻身。

第二,剧中每一对婚姻(冯晓琴和顾磊、葛玥和顾昕、顾清俞和施源每一对),人设都强调了“阶级差”:晓琴是外地人、顾磊是本地人;葛玥是“官二代”,顾昕是普通家庭;清俞是城市精英,施源是“落魄贵族”……关键是,每一对都未能白头偕老。

第三,顾昕说“换啥都不能换父母”,这种对名利无休止地向往、攀比,比“躺平”更可怕。

第四,剧中所有“外乡人”:赖房租的郭强夫妇、当小三的冯晓琴妹妹、甚至“白月光”展翔,都是靠不正当手段留在上海的。

第五,能拿得起700万的顾昕家却要在葛玥家面前低三下四,“民不如富,富不如官”,这个逻辑有点红楼梦“护官符”的意思……

这大概就是人民网说“在艺术创作中杀鸡取卵”——

关于“在大城市安居”,可讲的故事太多了;为支持大城市发展做出巨大贡献的外乡人也不乏先例;上海人的性格特征,也绝不只有“精明、势利、算计”……

可是编剧“杀鸡取卵”,只把目光聚焦在外地人的“自卑、无底线、追名逐利不讲原则”上,本地人的“毫无感恩和敬畏之心”上……

有观众评价说,这部剧简直“全员恶人”,展现了食利阶级丑恶面孔众生相。

不知道这么说是否太犀利,但说真的……《心居》是不是格局小了?

《亲爱的孩子》则不用“细思”就很“恐”。

剧一开头,就是主妇方一诺真实到恐怖的肚皮,镜子面前,她看着变形而“丑陋”的身材目露绝望。

这个微妙的“质感”算是给全剧定了调,接着,感到绝望的就是观众了:

1、妻子经历地狱般的疼痛时,丈夫回家看球;

2、妻子出手术室还没找到病房,丈夫给婆婆送去胎盘煮;

3、妻子排恶露,丈夫处理后擦了五分钟护手霜;

4、婆婆把儿媳妇生孩子比作“老母猪”,觊觎儿子给月嫂的钱……

5、连妊娠纹、剪脐带、产妇漏尿都拍得真实无比……

网友连呼“恐怖”——人家想看个婚姻剧,不是要看生孩儿纪录片啊!

观众的弃剧理由都不用找的:

“如果说有八成贴近生活,剩余两成无限放大也是够恶心了。”

这就像绘画艺术一样,画的艺术价值,是画家对景像的创意和构思。如果完全复刻,追求一比一真实度,那么看照片就好了,何必绘画?

任素汐、秦昊的演技是一流的,但把“产妇用纸尿裤、拉裤兜、吃胎盘”都搬上荧屏,是不是就离艺术远了?

女性生育痛苦是真实的、生孩子时丈夫的百无聊赖也许存在,但用“纪录片”的镜头复刻这些,难道不会让女性生产尊严尽失?不会让未婚未育的女性,对婚姻产生忌惮?不会激化已婚女性对另一半的不满?

如果说“剩余的两成强行放大”能产生什么作用,那也就是人民网说的了:

极端问题堆砌式叠加呈现……可能会产生极大社会焦虑感,甚至造成年轻人的恐婚、恐育、加剧家庭矛盾的激化。

《人世间》为何温暖:苦难只是音符,乐章积极向上

艺术到底是什么、艺术家究竟在做什么,是关乎艺术的本质问题。

影视剧也是一种艺术,但不同的作家、编剧对艺术的理解不一样,选材的角度也就不一样。

《亲爱的孩子》把目光聚集在了女性的生娃焦虑、丈夫在妻子产前产后的不靠谱上。

《人世间》却致力于挖掘人性的温暖——人如何在处于孤苦无助时,还能自立自强,并向别人伸出帮助的双手,成为希望之光。

若以《亲爱的孩子》之视角看周秉昆的人生,也许很尴尬:

照顾着脑血栓后遗症的妈,带着姐姐的闺女,养着别人的儿子;媳妇一边给孩子做饭,一边要给妈端屎端尿……凹糟的生活细节“一挖一箩筐”。

换作《心居》的视角,那就更心寒了:

周秉昆奋斗一辈子,也赶不上哥姐的阶层;郑娟在周家比冯晓琴还惨,更像保姆!

可是你看《人世间》,绝不会焦虑、恐惧。因为作者、编剧、导演的着眼点,是给观众治愈、能量、阳光和感悟。

论“苦难”,《心居》《亲爱的小孩》比不上《人世间》。

两边的主角,一边是经历“下乡、下岗、动迁”的社会变迁、“吃不饱饭、爱子夭折、失业、入狱”的人生重击,一边只是“生子、买房、就业”的吃喝拉撒。

但主角对待苦难的态度却反过来了:

周秉昆、郑娟一直努力抓住微不可见的人生机遇、珍惜命运馈赠,默默坚强、善良、助人(观众也能在他们身上看到“人真正的高贵”,而非浅薄的“名利之思”)。

而方一诺和肖路,一直陷在“紧张、委屈、抱怨、焦虑、自私自利”之中。

如果把苦难比作音符,作品比作乐章。《人世间》虽然用了苦难的音符,但乐章是积极向上的。《亲爱的小孩》《心居》《小舍得》却是苦难音符的拼凑,把苦难变成了恐慌。

不怪网友说:

“人世间这种剧就比较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苦难,但是亲情爱情友情会让你更勇敢更坚定,而不是一味贩卖焦虑,觉得人生不值得。”

价值观“跑偏”毁全剧,编导境界、责任感太重要

人生值得或不值得,本来就是一个选择题,看你如何去看待、去作为。

而作家、编导,如何处理“人生的值得与不值得” ,与他们的境界、社会责任感有关。

现实题材剧一味“卖惨”,和前几年的“爽剧”毫无二致,都是“流量密码”。在这点上,网友依旧一针见血……

《心居》虽然拍得现实,但价值观严重跑偏——

底层意识层面,默认了“阶级”不同的人在一起注定不会幸福:冯晓琴和顾磊、葛玥和顾昕、顾清俞和施源,三对夫妻三个“阶级”,而且编剧以各种形式的人性扭曲来将他们拆散,这……符合社会平等价值观吗?

《亲爱的孩子》似乎也热衷于“扬恶”——

高分辨率记录了生孩的惨痛、产后夫妻关系扎心,而对爱情、生育的神圣、婚姻的包容只字不提。

如此这般的剧作,怎么可能不令年轻人焦虑?

紧跟热点、抓分歧“卖惨”并不难,难的是让价值观不偏不倚、健康向上。

这让我想到一部专讲“恶”的豆瓣高分剧——《我们与恶的距离》。

这是一个矛盾更突出的现实题材剧,一场无差别杀人事件导致若干家庭被逼仄:受害者家庭:孩子罹难,濒临破碎;加害者家庭:儿子杀人,全家逃离都市;律师家庭:因帮死刑犯,被网暴……

即使情节围绕于“恶”,主角却都很善良,剧情也未曾煽动不同人群的偏见,而是剖开不同个体,让观众接纳人的复杂性,看到勇气和恐惧可以并存,明白阴暗永远不会阻止美好。

这剧的主题紧抓热点又不失健康:不要因为站在道德制高点上,就自认有权“杀人”。

《人世间》也一样,它的主题和剧名一样宏大、温暖、充满哲思。

它诠释了幸福的内涵,塑造了一个又一个能吃苦、肯担脚踏实地的爱家爱国之人(家人、国人的幸福是剧中主角一生的责任和使命)。

甚至通过角色,你能感受到一个民族的美德:笃实宽厚、诚信勇毅、仁爱慎独。

这样的剧,你放到国外做文化交流都放心,放在几十年后给子孙看,也安心!这就叫编导的境界和责任感。

所以,剧方不要再把观众当傻子了:别再用“卖惨”博流量;别再用浮躁的价值观给观众洗脑;别再用“形而上的真实”“煽情的扎心”作懒于深度思考、逃避社会责任感借口!

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

方一诺的自艾自怜、怨天怨地、“人生不值得”,并非我辈之生活常态。

周秉昆和郑娟的岁月静好、温润强大、“人生值得”,才是我们爱的“悲喜人生”。#顶端奥小七超级影评人##顶端超级影评人#

标签: